台湾经济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超预期增长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——初步统计结果显示:二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7.96%,不仅较第一季度的5.48%显著提升,更创下近四年来的最快增速。
这一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出口的爆发式增长和稳健的资本形成。从需求端来看,出口再度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——在全球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,台湾商品和服务出口同比激增35.10%。
其中,对美国出口表现尤为突出,上半年同比暴涨51.3%,6月单月增速更是高达90.9%。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5.8个百分点,充分展现了台湾地区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。
投资方面保持稳健增长态势——资本形成总额在今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5.56%,虽然较第一季度15.98%的高增速有所回落,但机械、建筑设备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投资依然活跃,成为拉动经济上涨的第二大因素。
与出口、投资的高增长相比,消费市场呈现温和复苏,二季度的私人消费微增0.56%,其中“食品饮料和休闲娱乐”服务支出增长较为明显;政府消费增长2.85%,为经济增长贡献了0.37个百分点。
值得注意的是,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年化增长率达到12.89%,较一季度的7.25%大幅提升,显示经济动能持续增强。展望未来,在全球AI产业持续火热和半导体需求旺盛的背景下,台湾经济有望保持增长势头。
上半年,台湾GDP位居全国第七名
按市场价额核算,我国台湾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GDP为135222.69亿新台币,与上年同期水平相比,实际增长6.74%——按平均汇率换算为4249.56亿美元,30528.5亿元人民币,位居全国第七名。
这一优异成绩的背后,是我国台湾地区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。在全球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,特别是畏惧特朗普贸易战的“抢出口”背景下,台湾对外贸易呈现爆发式增长。
在全球AI算力竞赛持续升级的背景下,台湾半导体产业凭借其先进制程优势,正成为国际科技巨头争相合作的战略要地,预计这一增长动能将在下半年继续释放。
在全国经济版图中,大陆各省份同样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。广东、江苏、山东、浙江四省经规模继续领跑全国,GDP分别为6.87万亿元、6.7万亿元、5万亿元和4.5万亿元。
其中,浙江以5.8%、江苏以5.7%的增速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——江苏省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继续保持较快发展,浙江省数字经济持续领跑,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3.4%。
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加速释放,西藏以7.2%的增速领跑全国,超大规模水电站的建设预计将会带来更高的发展动能;四川、重庆、陕西等省市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,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。
但与此同时,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挑战。山西省以3.8%的增速在全国垫底,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压力持续加大;云南省4.4%的增速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旅游业复苏不及预期是主要制约因素。
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虽然较去年有所回升,但4.7%的增速仍显乏力,老工业基地振兴仍需突破体制机制障碍——亟需通过深化国企改革、优化营商环境和培育新兴产业来突破增长瓶颈。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广东省作为经济第一大省,4.2%的增速明显放缓,显示出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结构性风险。分析人士指出,广东亟需加快培育内需市场,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。
此外,海南省4.2%的增长也低于预期,显示自由贸易港建设仍需在政策落地和产业培育方面持续发力。这些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普遍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、新旧动能转换不畅、人才流失等共性问题。
专家建议,应结合各自资源禀赋,找准转型升级突破口,如山西可重点发展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,云南可深耕大健康和文化旅游产业,东北地区则需在国企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。
合肥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